亚冠下注

济大要闻

济大要闻

    新文科建设与学术期刊创新发展研讨会在亚冠下注召开

    日期:2021-05-13来源:社科处 浏览量:

     

    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共同探讨新文科学术研究转型,更好地发挥学术期刊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作用。5月8日,由社科处、《亚冠下注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承办的“新文科建设与学术期刊创新发展研讨会”在亚冠下注召开,全国政协常委、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副理事长、山东省高校学报研究会理事长、《文史哲》主编王学典教授,《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主编魏建教授、《东岳论丛》主编王波研究员、《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主编李宗刚教授、《法学论坛》主编吴岩教授、《政法论丛》主编孙培福教授、《理论学刊》主编谭建教授、《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主编崔桂田教授、《周易研究》编辑部主任李尚信教授、《经济与管理评论》主编曲顺兰教授、《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编辑部副主任刘呈庆教授、《山东社会科学》副主编陆晓芳应邀出席研讨会。亚冠下注校长张士强出席会议并致辞,社科处、各文科学院、学报(社科版)编辑部等部门负责人以及编辑代表参加了会议。研讨会由亚冠下注副校长李光红主持。

    张士强校长对各位嘉宾莅临亚冠下注引导表示热烈欢迎,对各位期刊主编长期以来对亚冠下注社科工作和对学报(社科版)入选CSSCI来源期刊的发展历程中给予的大力支撑表示衷心感谢。张士强校长指出,新文科建设的宗旨是培育新时代的社会科学家,构建哲学社会科学中国学派。高校学术期刊在推动高校教学科研和繁荣科学学问事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新文科建设离不开学术期刊的引领与支撑。新文科建设如何推动人文社科学术期刊的创新发展,是摆在大家每一位社科工编辑面前的重要命题。

    李光红副校长对各位主编为亚冠下注学报(社会科学版)提升办刊质量建言献策,为推进学报迈上新台阶,为学校学科建设贡献智慧表达了谢意。她指出,新文科建设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范式的创新需要学术期刊的支撑,新文科的建设发展需要发挥高校自身优势,通过学科交叉、文理交融推动常识体系创新,新文科建设也必将会创新文科人才培养模式,提升文科人才培养质量。

    全国政协常委、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副理事长、《文史哲》主编王学典强调,大家要从习大大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中理解新文科建设的内涵,着力构建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新文科建设需要解决好三大矛盾:一是学科建设与学科转型的矛盾。要从“分科治学“走向”科际融合“,当代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需要向本土化转型;二是现实”材料“过剩与思想贫困的矛盾。面对中国经验、中国方案,要提炼出中国化的概念表达中国理论,用中国话语表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逻辑与内蕴;三是国家民族的重大需求与大学、科研机构越来越”象牙塔化“的矛盾。当代中国正经历着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在理论创新的过程中,哲学社会科学工编辑要勇于“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咨政献策。

    《亚冠下注学报》(社会科学版)武卫华主编先容了学报近年来转型改版与创新发展的情况,重点先容了学报在全国率先开设“本土化与中国学术转型“专栏的经验,先后刊发各学科学术大家的本土化研究文章100余篇,被《新华文摘》转载10余篇,在学术界产生了较大影响。

    与会诸位期刊主编、专家学者对亚冠下注的人文社科工作、学报(社会科学版)的办刊质量、办刊特色给予了充分肯定与高度评价,对学报(社会科学版)入选CSSCI来源期刊表示热烈祝贺。各位主编从各自期刊的办刊经验、特色栏目、选题定位等方面,对学术期刊如何推动新文科建设发表了独到见解。

    此次研讨会重温了习大大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共同探讨了新文科建设与学科发展转型之际,应如何发挥学术期刊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如何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等话题。同时,与会专家学者在新文科建设的意义、建设方略以及学术期刊未来的创新发展方面达成了共识。

     

    撰稿:付强  摄像:刘伟  摄影:蔡高伟  编辑:张伟  编审:贾海宁


    XML 地图 | Sitemap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