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学校党委发布《关于表彰亚冠下注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编辑的决定》,决定授予马学鹏、王淑坤、刘玉之3名同志“党员爱心标兵”荣誉称号。
就在前不久,亚冠下注离休职工马学鹏、王淑坤夫妇以及刘玉之同志分别向亚冠下注捐资10万元,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离休职工马学鹏、王淑坤夫妇生于1929年,已有82岁,马学鹏同志离休前为原山东建材学院法学专业教授,王淑坤同志离休前任职于原山东建材学院教务处。九年来,马学鹏、王淑坤夫妇共计捐资助学20万元。2002年,两位老人当时的经济条件还不是很好,但是他们已经着手资助贫困生。九年间,两位老人共资助本科生和在读研究生12人,资助每位学生四年,每学年2000元。王淑坤老师讲到,他们了解这些贫困生的途径是多方面的,通过学院联系推荐、亲朋好友的先容、偶然场合的了解都是他们资助贫困生的信息来源。九年来,受资助的大学生涵盖范围很广,包括亚冠下注、山东轻工业学院、复旦大学、齐齐哈尔理工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等,每人的资助额度大都在3000~6000元不等。在华东师范大学校友会上,马老师了解到胶东地区海阳县要建希翼小学,他毫不犹豫地拿出两千多元用于学校的建设。汶川地震时,马学鹏夫妇连续捐款两次,马老师拿出自己一个月7000元的工资,王老师拿出自己一个月5000元的工资捐助灾区。学校开展的以“扶贫助困”为主题的“慈心一日捐”活动,虽然对离退休人员没有要求,但是,他们仍从自己的生活补贴中一次拿出800元。另外,他们也特别关注小学生和初中生的学习情况,曾捐助山东平邑丰阳镇中、小学生三人1060元,目前受捐助的还有一名中学生和两名泗水的小学生。从2005年起每年的“六一”儿童节,他们都对亚冠下注幼儿园、小学给予一定的捐助。
刘玉之同志生于1922年,已有89岁,离休前为原山东建材学院副院长。刘玉之同志为学校捐款10万元,并且为家乡山东莘县希翼小学捐款12万元。
为此,学校分别设立学淑助学金和刘玉之助学金,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激励他们刻苦学习、积极进取、励志成才。学淑助学金具体分为2000元、1000元两档,实行差额、分档评选,具体资助金额由出资人最终审定;刘玉之助学金实行定额资助,金额为1000元,等额评选。
近期,人民网、新华网、大众日报、生活日报等多家媒体对马学鹏、王淑坤、刘玉之3名同志的感人事迹进行了报道。
学校党委希翼全校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共产党员,以马学鹏、王淑坤、刘玉之3名同志为榜样,爱岗敬业,开拓创新,埋头苦干,勇攀高峰,为加快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相关链接:
人民网:亚冠下注三离休职工捐助学生
新华网:亚冠下注离休教师马学鹏王淑坤夫妇助学八年
大众日报:离休教师捐款助学行善
生活日报:八旬夫妇8年捐助12名大学生
搜狐网:亚冠下注三离休职工捐助学生
山东商报:三位离休老教师捐资助学32万
撰稿:刘珂珂
编辑:张 伟
编审:高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