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澳门大学社会及人文科学学院中文系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比较文学研究中心学术顾问,河南大学兼职教授施议对应邀来到亚冠下注,作了题为“言诗的资格”的学术报告。亚冠下注副校长蔡先金出席活动并为施议对教授颁发了亚冠下注客座教授聘书。报告由文学院院长刘传霞主持,文学院部分师生参加了此次会议。
施议对教授以孔门诗教中的孔子与子贡论诗为例,引出“言诗的资格”这个话题,并将“言诗的资格”界定为要像子贡一样具有“告诸往而知来者”的理解力、悟性,即举一反三的能力和水平。施议对教授从文艺批评学的角度拓展开来,逐渐展现了更深层次、更高层次的“言诗的资格”,他认为“诗”包含“此物”与“彼物”,能够引起人们由“此物”到“彼物”的联系或联想。在此基础上,施议对先生结合自己的创作经验与研究成果,以大量实例详细阐述了诗歌的解读与写作技巧,认为唯有掌握了这一技巧,才算真正具备了“言诗的资格”。
施议对教授的报告,使同学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常识,读诗、品诗、鉴诗、写诗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领略了我国诗歌的独特魅力和艺术价值。
施议对,台湾彰化人,先后师从夏承焘、吴世昌等词学大师专攻词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硕士、文学博士。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澳门大学中文学院副院长等。现为澳门大学社会及人文科学学院中文系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比较文学研究中心学术顾问、河南大学兼职教授。所撰博士论文《词与音乐关系研究》,学界誉为近百年来词学集成之作(徐颖、邓海云《依靠本国专家学者培养高级人才》,1987年5月13日《光明日报》头版头条);并依吴世昌结构分析法,倡为词体结构论,以示门径。
撰稿:武熙、刘海培 编辑:张婧 编审:丛晓峰